——訪潼南區見泓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見鴻
城鄉統籌發展網-農家科技記者?劉早生?李朋?特約通訊員?劉霞?李淼
山上李花灼灼勝似雪,山下橘果累累如渥丹。在潼南區花巖鎮見泓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慕名而來的游客三五成群,一邊踏青賞花,一邊采摘沃柑,歡聲笑語,盡情感受著春的生機與美好……
“這里的沃柑香甜汁多,皮薄肉厚,很脆很好吃?!庇慰屠钆窟叢蛇叧?,這是她第二次來果園采摘水果了?!肮麍@種植有沃柑450畝,李子150畝,2022年預計水果產量有150噸?!币娿N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趙見鴻介紹。近年來,趙見鴻創新營銷模式,依托多年苦心經營的鄉村飯店,延伸產業鏈,種植水果,舉辦賞花、采果節以及鄉村歌手大賽等活動,成功引流,吸引了川渝兩地眾多游客前來游玩和采摘,節約了成本,足不出戶就可以把水果賣完。
▲ 趙見鴻在察看黃精長勢
從鄉村飯店起家
趙見鴻出生在潼南花巖鎮一個鄉村廚師之家,7歲那年,命運之神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一場意外事故,致使他的左目失明,從此落下視力四級殘疾。初中畢業后,家里長輩考慮到他眼有殘疾,給他指了兩條路,要么跟著長輩當一名廚師接班人,要么出去學一門技術,一技傍身在社會上才能站穩腳跟。趙見鴻決定先出去闖闖,于是拜了一名鄉村醫生學行醫,學了兩年,期間看到一位行醫的同行出了醫療事故,考慮到行醫責任重大,于是決定還是回家改學廚師。長期的耳濡目染,加上趙見鴻勤奮好學、大膽創新,幾年下來便練就了一手好廚藝。學成后趙見鴻在家鄉開了一家鄉村飯店,取名為紅太陽飯店,寓意生意紅火。飯店后面是連片的土地,還有幾口魚塘,趙見鴻覺得鄉村飯店必須食材新鮮質佳,要有鄉土味,否則憑什么城里人跑到鄉下來吃一頓飯。于是趙見鴻將飯店后面的土地和魚塘流轉過來,土地用來種植時令蔬菜和果樹,池塘用來養魚,殘次的果蔬用來喂養土雞、土鴨、土豬……幾乎完全可以滿足飯店里的食材需求,加上自己的出色手藝以及誠摯、熱忱的服務,趙見鴻的農家飯店越辦越紅火。雖然上天只留給了趙見鴻一只能看見光明的眼,但他用自己的雙手開辟出了一條充滿“光明”的小康致富路。
▲ 潼南區農廣校工作人員在基地調研
果林樹下種藥材
花巖鎮地處潼南西北部,全鎮平均海拔約300米,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適合種植水果。
近年來,花巖鎮把產業振興擺在鄉村振興的首要位置,致力于打造潼南區優質水果生產示范基地,因地制宜引導農戶適度引種發展優質水果種植,努力讓花巖“四季有花開,季季有果采”。
趙見鴻飯店后面種的幾畝地柑橘,成熟時節供不應求。很多客人來飯店吃飯后,走的時候都會問有沒有應季水果可買。趙見鴻看到了這背后的商機:若能一年四季都可以為來飯店消費的客人提供優質水果采摘,既豐富了體驗項目,經營上也實現了多條腿走路。
為了更好地學習果樹種植、經營新技術、新理念,趙見鴻先后參加了由潼南區農廣校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經果種植班、重慶市農廣校組織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等培訓。2017年,趙見鴻和兩個朋友合伙在花巖鎮水橋村承包了600余畝荒山,種了400畝柑橘和150畝左右的李子。根據果樹生長特性,并結合山地的海拔落差進行了合理的布局,柑橘主要種在溝里和半山以下坡面,半山以上坡面及坡頂由于土壤偏沙性,含水量少,則主要種植李子。柑橘品種有4個,成熟期錯開,可分批上市,延長了采摘時間,避免因集中上市而爛市,其中愛橙(愛媛38)10月中旬上市,雅橙(大雅柑)11月下旬上市,春橙(春見)次年1月中旬上市,沃橙(沃柑)次年2月上旬上市。
▲ 沃柑碩果累累
“沃柑、春見的成熟期較晚,耐貯存,春季上市,此時花巖的梨花盛開,大量游客前來賞花踏青,能有效吸引游客進園采摘?!壁w見鴻告訴記者。
柑橘進入掛果期需要4年左右的時間,意味著果園前幾年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如何增加效益,是趙見鴻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潼南區農廣校組織的一次外出考察學習中,趙見鴻了解到柑橘樹下套種黃精的種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的經濟效益。
“黃精是喜陰的藥材,和柑橘生長的海拔高度、土壤性質等都非常相似,并且柑橘一般植株較高,黃精較矮,如果柑橘和黃精套種,則柑橘恰好可為黃精提供蔭蔽的環境,滿足黃精的生長條件?!壁w見鴻介紹,黃精既能對土壤起到覆蓋作用,防止水流沖刷,減少雜草,提高了土地肥力和利用率,實現樹上樹下都有收益。據趙見鴻測算,一畝柑橘園可以套種600~800窩,一畝地種苗投入2000元左右,3年后,每窩可收獲2千克左右的鮮黃精,黃精的畝收入高達2萬元,效益非??捎^。
為了生產出高品質的果品,在種植管理方面,趙見鴻積極推廣綠色生態技術,果園施用有機肥,在樹下套種豆科牧草和黃精,讓土壤保持疏松肥沃的狀態;病蟲害防治方面優先使用生物、物理方法,通過掛粘蟲板、安裝太陽能誘蟲燈等進行綠色防控。2020年,趙見鴻的果園實現初掛果,品質和口感上乘,不少周邊市民慕名前來采摘。
▲ 柑橘樹下套種黃精
探索農文旅融合發展
隨著果樹進入豐產期,產量大增,單靠平時前來飯店消費的顧客消費,銷量有限,銷售難的問題將很快凸顯。趙見鴻看到問題后,思考著怎么讓冷清的小鎮火起來,把周邊城區和鄉鎮的人吸引到花巖來,通過聚集人氣吸引人流,把花巖的水果和農副產品銷售岀去,并帶動當地的相關產業發展。
趙見鴻平時愛好歌舞文藝活動,而舉辦歌舞活動最能引發大眾的共鳴與參與。趙見鴻于是投資30多萬元,在鄉村飯店旁邊搭建起一座鄉村大舞臺,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名為“紅太陽”的文藝隊,又借著“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春風,與隔壁的遂寧西眉鎮文藝隊聯合開展活動,使表演的節目更加豐富多彩。
最讓游客難忘的是,趙見鴻的鄉村大舞臺建成至今,已成功舉辦了5次鄉村歌手比賽,每次活動,直接引流客人近千人。特別是在李子、柑橘成熟期間,為了吸引游客入園采摘,趙見鴻別出心裁,向前來參與文娛活動和在飯店消費的游客贈送進園采摘優惠券,進一步促進了水果的銷售,帶動周邊數以萬計的游客到花巖采摘水果,實現銷售李子、柑橘5萬多千克,銷售收入達100余萬元。
如今,走進花巖,欣賞精彩節目,品嘗鄉村美食和美味蔬果,體驗采摘的快樂,享受鄉土情趣,既釋放了城里人的鄉土情懷,也“帶火”了曾經寂靜的鄉村。在以趙見鴻為首的新農人引領下,花巖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文旅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