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方針,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一江碧水向東流”專題報道,深入梁平、江津、南岸、長壽等15個區縣,展現我市各區縣、各部門在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創新轉型綠色發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等領域的好做法、好經驗;講述江河潤澤經濟、繁榮文化、滋養民生的動人故事;全面充分展示生態環境改善和綠色發展給人民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奉平、宏波,這個礅子滑,注意安全……”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忠縣汝溪河寬廣的河面上,人們時常會看到祖孫三代巡河的身影。
岸邊是70歲的張龍興,汝溪河的“民間河長”之一;跳礅上,是他兒子張奉平和孫子張宏波。張龍興和兒子張奉平一直是巡河的主力軍,而這幾年,張龍興的孫子張宏波也加入到巡河隊伍中,祖孫三代日日夜夜守護著汝溪河,風雨無阻。
張龍興祖孫三人結伴巡河。忠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守一方水 祖孫三代接力傳遞
“我是居民小組長,守護汝溪河義不容辭?!?016年底,“河長制”開始實施,當地社區干部就找到張龍興,想讓他當汝溪河桐油灘段的“民間河長”。
汝溪河流經忠縣汝溪鎮境內長約14公里,屬于長江一級支流。張龍興是汝溪鎮溪溝社區村民,他家瀕臨汝溪河,看著生養自己的母親河,張龍興便欣然答應了當“民間河長”。
可歲月不饒人,兩年后,已年近七旬的張龍興,腿腳不便,一個人要完成巡河工作有點力不從心,他便叫上自己的兒子張奉平隨自己一同巡河。
“不去管理不行,我們長期在河邊你不去管誰來管,也沒有人管?!睆堼埮d說,我年紀大了巡河不方便,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喊我兒子頂起,把這個巡河工作繼續下去。
慢慢地,張奉平由配角變為主角??吹礁赣H行動不便,張奉平多次要求單獨巡河。但張龍興認為自己熟悉河道和水情,不肯“退休”。
不管刮風下雨,父子倆每日都會觀察著河面的狀況,發現河面有漂浮物,二人就伸出長柄網兜輕輕掠過水面,利落地撈起垃圾,倒進麻袋里。
“要留意水底下、樹底下的垃圾,再就是跳蹬上容易長青苔,人們踩在上面容易滑倒?!边@是父子倆巡河多年得出的經驗之一,張奉平告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我名字里有‘波’,就代表與河流有緣?!?020年,張奉平的兒子張宏波從學校畢業后,也加入到巡河隊伍中。
“如果哪天爺爺和爸爸無法巡河了,我會繼續巡河,并世代傳下去?!睆埡瓴ㄕf。
兩年來,祖孫三代人堅持風里來雨里去,每天早上天一亮,便早早地開始了巡河的任務,將桐油灘沿河兩岸打理得干干凈凈。
美一方景 水清岸綠煥新顏
生活垃圾隨意倒在河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里……這是以前汝溪河桐油灘周邊居民們的習慣。張龍興祖孫三代堅持巡河,慢慢改變了居民們的這種習慣。
同時,當地政府也在社區各居民點設置了生活垃圾桶,號召大家主動把生活垃圾倒進垃圾桶里,將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在河邊釣魚時大家會順便將垃圾全部帶走。
“這個河流管理的轄區河流較長,所以靠我們一家人不行,需要廣大群眾共同清理?!痹趶堼埮d祖孫三代的帶動下,如今,汝溪河沿岸越來越多的居民加入到愛河護河的行列。河流漲水時,不少居民會到自家門前的河邊,及時將河中的漂浮物打撈到岸邊,減輕民間河長的工作量。
“這就是我想看到的水清岸美景象?!笨吹饺缃竦娜晗?,張龍興咧著嘴笑了,現在的汝溪河,重新回到了張龍興小時候的秀麗模樣,綠樹掩映,草坪茵茵,清澈的河水中魚群暢游,遠處亭臺樓閣交相錯落,令人流連忘返。
據了解,忠縣有715名縣、鎮、村三級河長,56名民間河長、539名河道保潔員、338名河小青志愿河長。截至2021年,全縣河長巡河完成率111.42%,累計巡河34639次,在他們的表率作用下,忠縣308條河流回到了人們記憶中清??设b的模樣。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黎 實習生 王乙淞/文
記者 李燊 忠縣縣委宣傳部/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