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統籌發展網訊 近日,記者從重慶市商務委員會獲悉,“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發展家庭農場3.26萬個,培育農業龍頭企業3716家,其中3000多家企業采取“公司+農戶”“公司+農民合作社+農戶”等訂單方式帶動88.5萬農民增收致富。
除了農產品生產基礎逐步夯實,農產品品牌培育也顯著增強。全市名牌農產品數量達1258個,46個農產品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豐都牛肉、忠縣柑橘等7個產品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0年全市有效期內“兩品一標”農產品達2770個、無公害農產品達4301個,主要農產品綜合抽檢合格率達99.41%。
同時,全市已建成跨區域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1個、二級農產品批發市場79個、城區菜市場625個、鄉鎮農貿市場1089個,基本構建形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的三級農產品市場體系。
此外,“十三五”期間,全市新設農產品銷售市場主體年均保持在1.3萬戶以上,農產品銷售市場主體累計達12.8萬戶、注冊資本金超400億元,農產品流通能力顯著增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超、電商企業和經營大戶深入基地開展產銷精準對接,大力發展“訂單農業”,依托市內外各類展會持續開展農產品推介活動,不斷擴大品牌效應,構建形成一大批長期穩定的農產品產銷合作關系。